日前,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长三角国创中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苏州相城区落下帷幕。
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初创企业的26个优质项目在现场进行了精彩角逐,最终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若干,并诞生了最具原始创新奖和最具市场前景奖。每个项目都展现了技术的先进性及良好的产业化前景。
在比赛现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欧洲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承祥等学术界的权威大咖,以及国内多位技术转移专家、投资领域的专家、行业龙头企业代表组成的资深评委,不仅对每个参赛团队的项目进行了点评,并从技术先进性、市场前景、商业模式、团队能力等维度对项目进行了综合评价。
这场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组织的创新创业大赛,究竟有什么不一样之处?
“以赛代评”集中发掘创新项目
作为由科技部批复、沪苏浙皖联合共建的国家级综合类创新中心,长三角国创中心自2024年开始举办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聚焦新材料领域,目的是通过“以赛代评”的创新模式,集中挖掘一批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引领性的产业创新项目,并为获奖项目提供资金、平台、资源全方位支持,助力项目团队在长三角地区实现创业落地。
2025年第二届长三角国创中心创新创业大赛于3月正式拉开帷幕。初赛阶段,共收到了来自海内外37个国家的近2000多个项目参赛,经过国创中心各专业团队的认真筛选,共357个项目进入复赛。5月的复赛阶段,长三角国创中心专业团队深入调研,指导团队完善商业计划书,邀请行业专家与企业参与评审,共评选出5大领域共91个项目晋级各领域总决赛。6月各领域决赛分别在上海、无锡、苏州、南京举行。其中,与英国开放式创新平台Wazoku合作举办的海外项目专场决赛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来自美国、德国、土耳其等国家的9支团队参与,展示在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前沿创新项目。分领域决赛阶段评选出金奖43项,优胜奖47项,并从其中挑选出26项进入总决赛环节。
多个参赛团队代表表示,从初赛走到决赛,在比赛中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团队,大家相互学习切磋、共同提高;行业的顶尖技术专家,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参赛团队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让团队成员们受益匪浅;产业界和投资界评委从市场定位、商业模式到融资策略等多个维度,给予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此外,从前期申报咨询、市场调研到专家评审,项目团队全程获得了长三角国创中心的专业指导与精准对接,充分感受到了长三角国创中心在资源整合与专业化服务上的优势。另外,项目的评选不只是看技术的先进性,更强调技术的可商业化和落地性。长三角国创中心与团队一起开展市场调研,并帮助团队完善商业计划书。这一过程不仅让商业计划更具可操作性和落地性,也让参赛团队对项目的商业化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坚定的信心。
“赛投联动”进入国创中心孵化体系
本次比赛分领域决赛的金奖项目,都有机会获得长三角国创中心提供的资金、平台、政策、孵化服务等全方位支持,包括被聘任为长三角国创中心“项目经理”,由长三角国创中心提供最高30万元的工作经费;成功进入“拨投结合”模式培育的项目,有望获得最高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进入项目所落地区域省市区等人才计划绿色通道;获得长三角国创中心提供的创业培训、融资等专业服务与指导等;获得长三角国创中心多渠道的市场推广机会等。
“项目经理制”和“拨投结合”是长三角国创中心支持具备原创性、前瞻性和引领性技术创新项目产业化的改革举措。截至目前,长三角国创中心已经聘请了500多位产业领军人才担任项目经理,用拨投结合模式推动了150多项重大项目在长三角区域进行产业化落地。2024年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的10个金奖项目负责人在会后聘任为长三角国创中心“项目经理”,5个项目正在长三角国创中心的支持下,积极推进产业化落地。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表示,“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长三角国创中心遴选项目经理、拨投结合支持重大项目的重要通道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大赛的举办,让更多团队了解长三角国创中心支持原创成果进行产业化落地的成熟体制和机制。当下,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已然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期待此次大赛能够挖掘出更多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创新项目,助力其在长三角地区落地生根、结出硕果,从而为推动我国建设科技强国以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网络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