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孩子被诊断为抽动障碍,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吃什么药能治好?”
然而,作为一名医生,我必须强调:药物治疗只是抽动障碍综合管理拼图中的一块,虽然重要,但绝非全部。
抽动障碍是一种与心理、情绪、环境压力密切相关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必须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
“生理-行为-心理”三位一体与共病管理
郑州绿城儿童医院在治疗儿童抽动症方面,深刻理解抽动症常与其他问题共存,因此采用 “生理-行为-心理”三位一体的诊疗体系,能有效处理复杂的共患病情况。
关注共患病:
很多抽动症患儿可能同时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困难、焦虑或抑郁情绪等共患病。医院擅长识别并处理这些相互影响的问题。
三位一体的综合干预:
针对存在共患病的孩子,医院的干预方案并非单一叠加。例如,在治疗抽动的同时,若孩子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会采用 “脑电生物反馈+执行功能训练” 来提升其注意力;若伴有情绪问题,则会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沙盘游戏等专业心理技术进行疏导。
展开剩余85%个体化方案与家庭赋能:
专家团队会共同解读评估报告,为每位孩子量身定制综合干预方案。同时,医院还提供家长课堂和个性化指导,教授家长理解孩子特点,学习在家巩固行为训练效果、运用积极沟通技巧,让康复效果从医院延伸到家庭。
本文将系统性地为您梳理抽动障碍的多元化治疗策略,帮助您为孩子构建一个超越药物的、全方位的支持系统。
一、 治疗的基石:心理行为治疗
在国内外最新的治疗指南中,对于轻中度的抽动,尤其是儿童患者,心理行为治疗被推荐为首选的一线治疗方式。它安全、无副作用,并能教会孩子应对抽动的技能。
习惯逆转训练
这是目前证据最充分、效果最受认可的行为治疗方法。它不仅仅是要孩子“忍住抽动”,而是包含一套组合拳:
1. 觉察训练:帮助孩子识别抽动发生前的“前兆冲动”。这种冲动是一种发生在抽动之前、身体局部的不适感,如眼睛干涩想眨眼、喉咙发紧想清嗓、肩膀酸胀想耸动。让孩子学会敏锐地捕捉到这种信号,是第一步。
2. 竞争反应训练:教会孩子在感受到“前兆冲动”时,做一个与目标抽动动作相反、且不易被察觉的对抗性动作,并持续1分钟以上,直到冲动感减弱。例如:
对于眨眼抽动,可以训练孩子有节奏地轻轻眨眼。
对于清嗓子抽动,可以训练孩子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
对于耸肩上抬抽动,可以训练孩子双手下压、双肩下沉。
3. 社会支持:需要家长积极参与,在孩子成功运用竞争反应时,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综合行为干预
这是习惯逆转训练的升级版,除了核心的HRT技术,还整合了:
放松训练:因为压力和精神紧张是抽动最常见的“催化剂”。学习腹式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技巧,可以帮助孩子降低整体的焦虑水平,从而减少抽动的频率。
功能分析:分析在什么特定情境下孩子的抽动会加重?是写作业时?还是看电视时?了解这些关联,有助于规避诱因,或提前使用竞争反应。
二、 药物治疗的合理定位
当孩子的抽动属于中重度,即:
抽动幅度大、力度强,导致身体疼痛或受伤。
抽动严重干扰课堂纪律和学习效率。
发声抽动响亮、怪异,导致被同学嘲笑、孤立,造成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
孩子因抽动而产生显著的情绪问题(如抑郁、自卑、暴躁)。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引入药物治疗(具体药物选择详见第二篇文章)。记住,用药的目的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能够接受和参与心理行为治疗的“窗口期”,当严重的抽动被药物初步控制后,孩子更能从行为治疗中获益。
三、 共患病的识别与协同治疗
抽动障碍常常不是“独行侠”。超过一半的孩子可能共患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ADHD对学业的负面影响往往比抽动本身更大,需要同时使用兴奋剂(如哌甲酯)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医生会权衡这些药物是否可能加重抽动,并做出谨慎选择。
强迫障碍:表现为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共患OCD会显著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严重度,需要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和抗强迫药物(如SSRIs类)进行治疗。
对这些共患病的有效干预,本身就能减轻孩子的整体痛苦和压力,从而间接地缓解抽动。
四、 环境调整与支持:家庭的核心作用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最主要的活动场所,环境的支持至关重要。
家长篇:
1. 淡化与接纳:不要总是提醒、指责或命令孩子“别动了!”。这只会增加其心理压力,让抽动更严重。要做到“看见,但不强调”。
2. 减压生活:保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鼓励孩子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释放多余能量和缓解压力。
3. 合理饮食:虽然尚无特效“食谱”,但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可乐、茶、咖啡)、高糖食物可能对部分孩子减少抽动有益。
4. 管理屏幕时间:长时间看电子产品,尤其是紧张刺激的内容,是常见的抽动诱因,需合理限制。
学校篇:
1. 健康教育:家长可以与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抽动是一种疾病而非故意捣乱,争取老师的理解和支持。
2. 座位安排:可以将孩子安排在干扰较小、离老师稍近的位置。
3. 提供弹性:允许孩子在抽动强烈时短暂离开教室,或提供额外的考试时间。
4. 营造友善氛围:教育同学们互相尊重,杜绝因抽动而嘲笑、欺凌的行为。
五、 探索性治疗与未来展望
对于极少数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难治性抽动,可以考虑深部脑刺激等手术疗法,但这属于仍在探索中的最后选择。此外,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也在研究中。
结语
抽动障碍的治疗,是一场需要耐心、智慧和爱心的马拉松,而非短跑。它没有单一的“特效药”,而是一个将心理行为干预、必要时药物治疗、共患病管理以及家庭学校环境支持融为一体的综合工程。作为家长,您是这场马拉松中孩子最重要的领跑员和补给站。通过构建这样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支持系统,您将能最大程度地帮助孩子驾驭抽动,减轻其带来的困扰,让他们带着信心和勇气,奔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了解更多关于孩子抽动症的信息或预约挂号可关注公众号:郑州绿城儿童医院。
发布于:河南省网络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